2011年6月28日

Whatsapp on iPad

How to run Whatsapp on your iPad?

I've been asking for an English version of this tutorial. And here it is!

Disclaimer: You may experience system crash and/or data loss during the procedures. I do not guarantee this tutorial is 100% work. USE AT YOUR OWN RISK.


突破 Whatsapp 限制 (四) Whatsapp on iPad

可能有些朋友看過上一章「運作原理」,已經可以略知一二,甚至可以自行破解了。透過欺騙 Whatsapp,我們可以輕易地在 iPad 上使用。

我個人不主張暴力破解,因為涉及修改主程序,門檻高之餘有觸範法例的風險。所以這裏將教導如何避過 Whatsapp 的 Device Check 。

免責聲明:可能會造成系統崩潰或資料遺失,用家後果自負




突破 Whatsapp 限制 (三) 運作原理

註:由於作者是使用 iOS ,以下運作原理全以 iOS 為準。


簡化版:

Whatsapp 會在其伺服器上開通一個和用戶的電話號碼相連結的帳號並進行訊息推送。

當用戶啟動 Whatsapp 時,終端會自動連上伺服器。當伺服器收到狀態提示後,會將用戶的線上狀態顯示為”線上 (Online)”。並將儲存在伺服器上的未傳送訊息推送至終端。當伺服器送出訊息後,將會顯示兩個勾,即為”已傳送至終端” (並不代表已閱讀)。

Whatsapp 將會與電話本身的UDID進行配對後自行產生一組授權密碼,在推送訊息時將會先進行授權。



進階:

突破 Whatsapp 限制 (二) Case Study

 Whatsapp 有 iOS、Android、BlackBerry、Symbian 四個平台版本

收入:

Whatsapp 的收入模式為何?在不同平台,Whatsapp 有不同的收費模式。

iOS 平台底下,Whatsapp 是收費軟件,售價US$0.99。靠著眾多的 iOS 用戶,這對其設計團隊來說是第一桶金,是支持它向其他平台擴張的基礎。成功因素帶來良好的口碑,支持其他 iOS 用戶加入使用,令使用者人數以抛物線累升。

此收入模式的最大隱憂在於,當使用人數飽和,成長曲線下降的時候,收入將會逐漸減少。但急速的增長令維持成本增加,長此下去,如果用戶的增幅減少到一個臨界點時,公司便會出現收支不平衡,嚴重影響公司的未來發展潛力和(如有)創投公司的投資意慾。當然,Whatsapp 才剛剛處於用戶人數爆發的時候,此事還沒有這麼快發生。

所以,有了經濟基礎後,設計團隧在其他的平台的收入策略已經改變。軟件免費下載,但須繳年費。如 Android 為例,首年年費豁免,次年起每年US$1.99。恃者寵大的 iOS 用戶,以及首年免費的優惠,推動其他智能手機平台,尤其是 Android 的用家。在短時間之內滲透,維持領導地位,打擊其他競爭對手。

在其他平台以年費推出,令 Whatsapp 將來的收入更穩定,更適合 Whatsapp 的長遠發展。但這種年費模式將會有更多的限制。首先,當免費試用過了之後,將會有一部份人停止使用 Whatsapp 平台,因而轉住其他競爭對手所開發的免費平台。這取決於 Whatsapp 是否佔絕對優勢,和其優點能否延續。如果到時候 Whatsapp 能在各個平台的滲透率都達到很深的地步,用戶不會介意付出 US1.99/年的費用。




難題:

但如何收取費用則是一個更大的問題。Whatsapp 的普及多得其簡單的設定。如果收費方式太複雜,則會令到潛在續期用家卻步。在這方面, iOS 提供了一個不錯的方案 – 1-click 購買。在其他移動系統上, in-app purchase 發展並不完善。這是一個大難題,相信其設計團隊正在努力在這一方面構思中。這一步令到 Whatsapp 不成功便成仁。

此話何解? Apple 將於今年稍後時間推出 iMessage ,一個幾乎完全是 Whatsapp 在 iOS 上的代替品。完全免費,官方支援,滲透率為100%。Whatsapp 如果只在 iOS 上立足,則一定全軍覆没,明日黃花。 Whatsapp 未來的主要優勢在於跨平台。但如果收費系統不完善令非 iOS 的用家卻步的話,在 iOS 上 Whatsapp 會迅速被 iMessage 取代,Whatsapp 的末日就會來臨。




限制:

Whatsapp 另一個問題是其使用限制。在於設計團隊心中,iPad 等新興 Tablet 設備並非智能電話等每天都會跟身的移動通訊設備。所以現時為止都是限制 Whatsapp 不能在 iPad 安裝及使用。這種方式確保了使用者的用戶體驗,但縮窄了用戶的基礎。

在我的推測中,iPhone 雖然以銷量計會繼續增長,但市場佔有率將會逐步被各大廠商的 Android Phone侵食,而 iPad 將會繼續擴大優勢,在未來幾年內的市場佔有率都是牢不可破的。

Whatsapp 如堅持現在所執行的方針,不讓 iPad 或 Tablet 等移動設備使用 Whatsapp ,在此又假設在其他設備都能成功擴展的話,其用戶以比率計將會向 Android 用戶偏移。而 iOS 那方面的收入則因為 iMessage 的出現而大減。

如開放給予 iPad 等設備使用,起碼在普及率和跨平台方面,還有能力向 iMessage 挑戰。但用戶體驗則會下降,失去了原來 Whatsapp 的方針。

還想寫下去,但現時思緒太亂,就此收筆。

2011年6月27日

突破 Whatsapp 限制 (一) 介紹


前言:

此文將分為4個章節,第一章為介紹;第二章作為分析 Whatsapp 市場學的 Case Study ;第三章為運作原理,深入探討 Whatsapp 背後的運作技術原理;第四章為破解教學,最主要是教導如何在 iPad 上使用 Whatsapp。



簡介:

Whatsapp 為一個短訊平台。免費短訊,聲音、圖片、短片傳送,可開設多達十人的聊天室,短訊接收情況追踪, Online / Offline Status ,足以令它取代傳統電訊商的 SMS 及 MMS,以及流動版 MSN。

在外國有很多類似的平台,最出名的有 Kik Messenger 。但 Whatsapp  在亞洲等地非常普及,首先成功吸引一眾 iPhone 使用者,再跨平台,向其他智能電話擴張,形成良性循環。



市場:

跟據 comScore 的報告分析*,自從 2010 年 6 月以來,Whatsapp在歐洲 5 個代表國家中 (英法德意西) 增長 700%,即時短訊平台市佔率為 5.6%。要留意,該報告已經包括了 Facebook Chat、MSN 及 Google Talk 的市佔率,並非直接調查智能手機的 IM 平台。看來 Whatsapp 在歐洲的發展也相當不錯。

comScore 沒有分析其他地區或全球的市佔率,但在我個人看來,Whatsapp 在香港及台灣等地區市佔率應比歐洲五國高出許多。原因是,可以追踪的軟件下載排行榜,包括iOS及 Android,Whatsapp 都是長期排第一位。反而 Whatsapp 在歐洲五國的 Appstore 排名並沒有那麼高。

*Device Essentials™, 23 June 2011


成功:

它最主要的成功在於一步設定及市場先機。
  • 一步設定:只須要以短訊核對電話號碼,即可使用,對一眾非Geek大眾來說,非常方便,下載之後無需朋友幫助即可使用。此記一大功。
  • 市場先機:很早便出現在 iPhone 的 Appstore 中,站穩腳步後立即向其他平台擴張。市場滲透率太高以致 Kik Messenger 等這些功能強大的後起之秀因而未能打下亞洲市場。
其他成功因素有:
  • Online / Offline Status:似乎更合乎亞洲人的文化及習慣…
  • 穩定的伺服器上線時間:有一段時間曾經有其他免費短訊平台與之抗争。其他平台被擊敗的原因是因為經常斷線。
  • 定位清晰:設計團隊將 Whatsapp 定義為智能電話短訊平台,堅決不支援其他流動設備 (如iPad等),以及電腦平台,用戶體驗更一致。
  • 電話號碼綁定:因為必須和手提電話號碼綁定,所以很少有非活躍的使用者。使得用戶之間對 Whatsapp 的信賴度提高。



方向:

Whatsapp是新興的IM軟件代表者,有賴於 iPhone 的出現,令流動數據收費大減,才能足以衍生並支持這類型的平台發展。隨著 Apple 官方短訊程式的到來,將來 Whatsapp 的發展則要看這幾個月的搶灘是否成功了。

2011年6月22日

啲錢去左邊?


以往的薪金收入不高,但卻可輕輕鬆鬆過日子,應買盡買,從來不擔心會不夠錢用。現在,尤其是近幾年,即使薪金提高了,扣除了一些生活必需消費之後,卻發現能儲蓄的錢所餘無幾,連買"玩具"的錢都沒有了,更何況置業安家!感覺上,生活比以前更艱苦。究竟啲錢去左邊?

金融海嘯之後,美國實行兩期共2.3兆美元的貨幣寬鬆政策。這些"新"錢正在稀釋我們手上所持有的"舊"錢,降低其購買力。但這些新印好的錢,並沒有按比例給予每一個人。佔極大比例的”新”錢,進入了本來就很有錢的人的口袋裏。對!這些新錢都是印出來給有錢人用的!這樣一來,美國政府這樣的”印鈔票”方式,普通人就無法直接受惠了。

這些新錢流入環境較好的亞太區,令貨幣供應量大增,推高商品價格,刺激金融經濟,但無助實際經濟增長。中國及其他亞太區國家,可以透過貨幣”升”值(相對美元)及提高利率來冷卻過熱的經濟。港幣因和美元掛鈎,不能調整匯率。這令香港透過周邊國家輸入的商品物價上升,尤其是食品及必需消費品等等原本在出口國已經因為熱錢過多而上升不少的商品。

港元和美元掛鈎,對匯率及利率沒有訂價的能力,不能以經濟政策調整過熱的經濟。再加上中國放寬人民幣離境的限制及大量的內地人仕投資移民,國外及國內堆積了寵大資金在香港。這些資金堆積在門檻較高的金融投資產品之中,這造就了得益偏重於高門檻的投資金融服務業及地產發展等行業,讓原本的富人更有錢。什麼?你不知道香港的貧富懸殊是全亞洲最高的嗎?

至於我們這些打工仔,在經歷過97,911,SARS及金融海嘯後,能取消的福利都被取消了(共渡難關??),薪金急急減,慢慢加(共享繁榮乎??),MPF又被敲詐一筆認購費及管理費,再遇上本地貨幣貶值,通漲上升,購買力下降;利率低企,投資無道,被逼上樑山(進入大眾賭場 - 股票),物業升值,一眾80後無力置業;弱勢政府無力重新分派資源,任由大財團橫行覇道(地產更甚)。

啲錢去左邊?被轉移往那些富有的精英們的手上了。


===========


後記:

做人莫悲觀!那有什麼正面的解決辦法呢?有!努力發奮做精英!香港已容不下好像我這般平庸的人,要走出這困境,拎多幾張沙紙,掌握人脈,時刻醒覺,拜拜幸運之神,踩著別人的肩膀爬上去!有條件的(不是錢,是心理素質),盡力衝出香港,未滿30歲的可考慮澳洲工作旅遊,順便發掘機會。這是治本。

時間不夠?治標的方法有減持港幣,增持人民幣。詳情請閱我另一篇網誌。

還是不行?放心吧,香港不會餓死人的......

軟件介紹 - Evernote




類型: Productive
售價: 免費
系統: Windows, Mac, iPhone, iPad, Android Phone, Linux, HTML5

Evernote 是一段雲端記事軟件,支援多平台。Evernote 可塑性相當高,可當作備忘,相簿,博客,錄音機,網上剪報,討論平台,私人記事,日記,文件儲存,計劃安排.....

Evernote 的最大優勝之處是它所有資料都儲存在雲端,我在 iPad 上編輯的相片,記事,錄音,文件,都會自動儲存在雲端。我能即時在另一個平台使用這些文件,並且不怕這些資料會因為電腦故障而遺失。

它另一強大的功能是搜尋。文字搜尋不在話下,Evernote 更可以搜尋圖片中的文字!有時候在 iPhone 上的一些隨影,相片上的文字都可經過分析而成為可搜尋的文字。過程全在雲端進行,並不需要自己的電腦去作這些操勞。

Evernote 可以自行設定每一個 folder 的權限,例如我可以設定一個 Blog,任何人都可以瀏覽; 另外設立一個私人日記簿,除了自己之外其他人看不到。可以再開 Snapblog, 會議記錄... 每一個 folder 都可以設立獨立權限。

Evernote 還支援 Tag, Location Tag, HTML, Print out, 離線編輯/瀏覽, 反向連結等等,足夠令它可以成為日常記事的必備品!

介紹到此為止,以下為個人觀點/感想
-------

這是一個神級軟件,可惜沒有太多人注意得到。它早在幾年前便開始這雲端應用的概念,為雲端應用的表表者!所有操作都在雲端進行,甚至可在網頁上完美運作。

值得一提的是,Evernote 的公司曾經幾乎破產,最後是一位住在荷蘭的用家提供融資,幫助它走出困境。這似乎道出了兩個問題:

走得太前,難以營運?

Evernote 毫無疑問是尖端產品,走在任何人的前面。當 Steve Jobs 談到 iCloud 前,Google 還在自居於其殘缺不全的 Google Sync ,Evernote 就已經打造出如此美妙的雲端應用。但它始終是商業機構,難免要顧及財務問題。

Evernote 的營利模式類似 Flickr ,每月首 30MB 免費,如超過此流量,便可考慮付錢升級。但對於一些文字用家(例如本人),30MB 己經非常足夠。即使不停上傳錄音、PDF、相片,這流量都卓卓有餘。相對來說,即使我付上月費升級,這些月費資金也不足以令這間技術型公司生存。

Evernote 要得以維持,最簡單最直接的,便是尋找創投基金入股,然後建立口碑,最後賣盤/上市。但很明顯的,它走得太前,潮流趨勢也不在雲端應用。什麼是潮流?社交網絡!一大堆不知所謂的社交網絡公司都很容易的吸到一大筆資金!經典例子是 "Color",這自我封閉型的相片交流網絡,竟可吸收了幾千萬美元的創投資金!我不敢恭維... Evernote 對上一次幾乎破產便是資金乾涸,找不到新注資。

另外的一個問題,好的應用,自然有人欣賞?

話說 Evernote 是被一位用家注資而得已救回的。

幾年以來,Evernote 默默耕耘,不作宣傳。能吸納的新用家都是以人傳人,確立口碑而得回來的。使用過 Evernote 的人愛不釋手,沒有用過的卻不會留意。相人人都覺得 iPhone App 還是 Android App 誰更好,WordPress 還是 Blogger 強,這新類型的雲端應用並不可以馬上得到主流人仕的認同。情況就如十年前在網上使用信用咭一樣。

Evernote 不斷自強,終於鎖定了一班忠實的用戶。其忠誠程度可以在是次財困事件得知。最近,多得以市值計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 - 蘋果公司,在對雲端應用的倡導下,這些雲端應用將會便受投資者和一般用家的注視。 Evernote 可說是苦盡甘來。

期待 Evernote 的繼續進化,如它是一間上市公司的話,我想我會買入作為長線投資了。

希臘危機 = 雷曼事件?

那些甚麼評論社論說希臘違約會觸發「雷曼事件」,對不起,我認為是廢話到極點、簡直是無腦之至!

雷曼之所以觸發連鎖崩潰式的效應,不是因為雷曼規模大又或者涉及銀行者眾。

真正令雷曼事件可以做成骨牌式崩塌,是因為所有交易對手對這個百年老店,從來沒有懷疑過! 結果一旦出事,整個金融系統的互信頓時灰飛煙滅,所有交易對手頓時變得不可信任,人縮我縮之際、結果就觸發了大蕭條。

到今天,你告訴我有交易對手會而家先對希臘信心盡失? 咪玩啦!

當然,不能說希臘事件對金融市場沒有影響,因為五月以來,全球金融市場蒸發了四萬億美元的市值,港股更是跌穿了二萬二,可謂元氣大傷!

不過我更信這中間只是一個中期震盪,你甚至說是大戶做手腳我也不會反對。

今天令市場氣氛有咁大改善,主要是因為德國總理默克爾、同法國總統薩爾科齊見記者時,在解決希臘債務問題上,默克爾終於說出立場同法國一致,希望獲得歐洲央行支持,以「維也納」方式解決。

所謂維也納方式,即係債權銀行自願性買入希臘新嘅債務,但唔可以要求額外風險溢價,變相以延長債務形式解決問題,雖然仍可能會被指係違約,但債權銀行似乎無需負上巨債,終令市場紓一口氣。

明顯默克爾將歐央行拖了下水,就是不想再糾纏於私人持分者到底仲有無需要負上損失,至少歐央行肯定可以作為最後貸款人的角色。

國外獲得支持,希臘總理帕潘德里歐面對國內反對勢力,亦決定孤注一擲、除左舉行信任投票外,亦加快重組內閣,將一直被認為係制定削減財赤既總設計師、原財長「帕帕康斯坦丁努」會調任環境部長。

財長嘅職位,就會由國防部長「維尼則羅斯」接替。

維尼則羅斯喺國內政壇上、有好大權力,雖然無擔當過金融事務,但佢上任將代表帕潘德里歐好大機會可以通過今次投票。

老實說,希臘目前欠的債務只有數千億美元,對於全球一個月內就唔見了的四萬億美元市值,實在不值一提,亦不見得會真正連累銀行有很大的撥備。

你可能會說,聯儲局前主席格林斯潘不是認為希臘好大機會違約? 仲指,可能會拖累美國銀行業,令美國出現衰退?

係囉係囉,我想問,今天的格林斯潘……..仲有公信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