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wikipedia link here
一次機緣巧合之下,這支樂隊的音樂進入了我的 iTunes 內,一直是沉沒在我那一大堆歌裹面,從來也沒有想過去刻意地留意這支樂隊。
我最近對 Macintosh 着了迷,雖說對 Mac OS X 還是新手中的新手,但的確,它做得到平時在 PC 中做不到,或不易做到的事。其中一樣是 - Morning Call.
這簡單的事,在 PC 中我是從來想也不會想過要做的,一來因為對我來說 PC 是用來作其它用途的,二來經驗告訴我,即使做得到,也不會真的做到我心目中的效果。
關於 Mac 我容後再說。說回我對東京事變的機緣巧合。
話說有一天早上,我的蘋果電腦再一次乖乖地叫我起床。我在床上遲遲不肯起床,一是因為我本來就喜歡賴床,二是那天天氣很冷。直到我用遙控按了兩次 Snooze 之後,電腦唱出了一首非常柔和的歌聲。
本是半醒的我,聽到這首歌,忽然張開眼睛,望着我的電腦。本想看看這首歌是誰唱的(當時我還不知首是誰唱的,只知道這首歌一定在我的 iTunes 內),但是電腦的螢幕是關上的。
我再次閉上眼睛,細心聆聽這首動聽的歌聲。柔和,輕快,女聲伴隨歌曲,也是很柔和的R&B。可以聽出樂器只有電子琴,高音釵和鼓,還有電子吉他。曲調簡單而變化多端,和音也恰到好處。心中到那一刻,好像什麼也忘記了。
只記得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支樂隊叫 Spitz ,曾經可以帶出這一種感覺,現在好像重拾了那種心情,感覺實在非常舒暢。
因時間關係,我來不及開着我的電腦看看此「人」是誰,忽忽忙忙就踏上了上班的路途。在巴士上,這種感覺念念不忘,於是開啟 iPhone ,在裹面找回此歌。雖然我在 iTunes 內的歌還算多,但也不超過 7GB ,所以在 iTunes 裹全部的歌, iPhone 裹也有。
歌手是唱英文的,所以一開始就往一堆英文歌裹找。但是找不到。回想一下那歌調,也不應是香港或台灣歌手能做得到的。所以轉往日文歌手內尋找。結果當然是找到了。東京事變。奇怪的名字,但的確是他們。
歌名叫「体」。是 EP 「キラーチューン」內的第三首歌。
於是反覆地聽了他們其餘的歌曲。不是不好聽,但是和潣相比,卻不是一樣的味道。
佩服椎名林檎的多變,同一張大碟,甚至細碟,歌路完全不同,但卻首首歌都全部到位。
至此,在心目中,又多了一隊自己在平時經常留意的樂隊了。想起來,算是可以多謝我新買的蘋果電腦吧。呵呵。
一次機緣巧合之下,這支樂隊的音樂進入了我的 iTunes 內,一直是沉沒在我那一大堆歌裹面,從來也沒有想過去刻意地留意這支樂隊。
我最近對 Macintosh 着了迷,雖說對 Mac OS X 還是新手中的新手,但的確,它做得到平時在 PC 中做不到,或不易做到的事。其中一樣是 - Morning Call.
這簡單的事,在 PC 中我是從來想也不會想過要做的,一來因為對我來說 PC 是用來作其它用途的,二來經驗告訴我,即使做得到,也不會真的做到我心目中的效果。
關於 Mac 我容後再說。說回我對東京事變的機緣巧合。
話說有一天早上,我的蘋果電腦再一次乖乖地叫我起床。我在床上遲遲不肯起床,一是因為我本來就喜歡賴床,二是那天天氣很冷。直到我用遙控按了兩次 Snooze 之後,電腦唱出了一首非常柔和的歌聲。
本是半醒的我,聽到這首歌,忽然張開眼睛,望着我的電腦。本想看看這首歌是誰唱的(當時我還不知首是誰唱的,只知道這首歌一定在我的 iTunes 內),但是電腦的螢幕是關上的。
我再次閉上眼睛,細心聆聽這首動聽的歌聲。柔和,輕快,女聲伴隨歌曲,也是很柔和的R&B。可以聽出樂器只有電子琴,高音釵和鼓,還有電子吉他。曲調簡單而變化多端,和音也恰到好處。心中到那一刻,好像什麼也忘記了。
只記得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支樂隊叫 Spitz ,曾經可以帶出這一種感覺,現在好像重拾了那種心情,感覺實在非常舒暢。
因時間關係,我來不及開着我的電腦看看此「人」是誰,忽忽忙忙就踏上了上班的路途。在巴士上,這種感覺念念不忘,於是開啟 iPhone ,在裹面找回此歌。雖然我在 iTunes 內的歌還算多,但也不超過 7GB ,所以在 iTunes 裹全部的歌, iPhone 裹也有。
歌手是唱英文的,所以一開始就往一堆英文歌裹找。但是找不到。回想一下那歌調,也不應是香港或台灣歌手能做得到的。所以轉往日文歌手內尋找。結果當然是找到了。東京事變。奇怪的名字,但的確是他們。
歌名叫「体」。是 EP 「キラーチューン」內的第三首歌。
於是反覆地聽了他們其餘的歌曲。不是不好聽,但是和潣相比,卻不是一樣的味道。
佩服椎名林檎的多變,同一張大碟,甚至細碟,歌路完全不同,但卻首首歌都全部到位。
至此,在心目中,又多了一隊自己在平時經常留意的樂隊了。想起來,算是可以多謝我新買的蘋果電腦吧。呵呵。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