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經濟觀點」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經濟觀點」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1月22日

香港的高空樓價

從種種跡象看來,樓價下跌已必然會發生,樓宇市場上的泡沫比想像中更甚。各行各業,尤其是金融融資企業,應已逐漸感受到其先兆。強烈程度竟然直逼1998年時的香港樓市狀況。

97年蕫建華的8萬5房屋政策加速了樓價的崩潰,但政府政策並不是樓價崩潰的主因,只是潤滑劑。這回,梁振英冒着千夫所指,都不實行他競選時提及的5萬房屋政策,維持上屆政府政策,竟然是好事?梁振英政府顯然正急急安排着樓市的「軟着陸」。這次樓價下跌,靠梁英政府的政策扶持,將會比1998年時溫和得多。從現時狀況來看,跌幅不相上下,但所耗時間會更長。「狼」英雖非好人,但不愧為一個聰明人。

未上車的,要加倍努力儲錢了,爭取樓價回歸合理水平後上車。做按揭的,要作好防守的心理準備,減低資金的槓桿風險。經歷過1998年和2003年兩次記憶猶新樓市崩盤的經驗,市場不至於會有恐慌的情況出現,「執平貨」、「跳樓價」的機會大大減低,除非有比上次更為嚴重的天災人禍。

1998年時還年少,不懂得那麼多。現時是一個機遇令我親身感受到當時的景況。

2011年6月22日

啲錢去左邊?


以往的薪金收入不高,但卻可輕輕鬆鬆過日子,應買盡買,從來不擔心會不夠錢用。現在,尤其是近幾年,即使薪金提高了,扣除了一些生活必需消費之後,卻發現能儲蓄的錢所餘無幾,連買"玩具"的錢都沒有了,更何況置業安家!感覺上,生活比以前更艱苦。究竟啲錢去左邊?

金融海嘯之後,美國實行兩期共2.3兆美元的貨幣寬鬆政策。這些"新"錢正在稀釋我們手上所持有的"舊"錢,降低其購買力。但這些新印好的錢,並沒有按比例給予每一個人。佔極大比例的”新”錢,進入了本來就很有錢的人的口袋裏。對!這些新錢都是印出來給有錢人用的!這樣一來,美國政府這樣的”印鈔票”方式,普通人就無法直接受惠了。

這些新錢流入環境較好的亞太區,令貨幣供應量大增,推高商品價格,刺激金融經濟,但無助實際經濟增長。中國及其他亞太區國家,可以透過貨幣”升”值(相對美元)及提高利率來冷卻過熱的經濟。港幣因和美元掛鈎,不能調整匯率。這令香港透過周邊國家輸入的商品物價上升,尤其是食品及必需消費品等等原本在出口國已經因為熱錢過多而上升不少的商品。

港元和美元掛鈎,對匯率及利率沒有訂價的能力,不能以經濟政策調整過熱的經濟。再加上中國放寬人民幣離境的限制及大量的內地人仕投資移民,國外及國內堆積了寵大資金在香港。這些資金堆積在門檻較高的金融投資產品之中,這造就了得益偏重於高門檻的投資金融服務業及地產發展等行業,讓原本的富人更有錢。什麼?你不知道香港的貧富懸殊是全亞洲最高的嗎?

至於我們這些打工仔,在經歷過97,911,SARS及金融海嘯後,能取消的福利都被取消了(共渡難關??),薪金急急減,慢慢加(共享繁榮乎??),MPF又被敲詐一筆認購費及管理費,再遇上本地貨幣貶值,通漲上升,購買力下降;利率低企,投資無道,被逼上樑山(進入大眾賭場 - 股票),物業升值,一眾80後無力置業;弱勢政府無力重新分派資源,任由大財團橫行覇道(地產更甚)。

啲錢去左邊?被轉移往那些富有的精英們的手上了。


===========


後記:

做人莫悲觀!那有什麼正面的解決辦法呢?有!努力發奮做精英!香港已容不下好像我這般平庸的人,要走出這困境,拎多幾張沙紙,掌握人脈,時刻醒覺,拜拜幸運之神,踩著別人的肩膀爬上去!有條件的(不是錢,是心理素質),盡力衝出香港,未滿30歲的可考慮澳洲工作旅遊,順便發掘機會。這是治本。

時間不夠?治標的方法有減持港幣,增持人民幣。詳情請閱我另一篇網誌。

還是不行?放心吧,香港不會餓死人的......

希臘危機 = 雷曼事件?

那些甚麼評論社論說希臘違約會觸發「雷曼事件」,對不起,我認為是廢話到極點、簡直是無腦之至!

雷曼之所以觸發連鎖崩潰式的效應,不是因為雷曼規模大又或者涉及銀行者眾。

真正令雷曼事件可以做成骨牌式崩塌,是因為所有交易對手對這個百年老店,從來沒有懷疑過! 結果一旦出事,整個金融系統的互信頓時灰飛煙滅,所有交易對手頓時變得不可信任,人縮我縮之際、結果就觸發了大蕭條。

到今天,你告訴我有交易對手會而家先對希臘信心盡失? 咪玩啦!

當然,不能說希臘事件對金融市場沒有影響,因為五月以來,全球金融市場蒸發了四萬億美元的市值,港股更是跌穿了二萬二,可謂元氣大傷!

不過我更信這中間只是一個中期震盪,你甚至說是大戶做手腳我也不會反對。

今天令市場氣氛有咁大改善,主要是因為德國總理默克爾、同法國總統薩爾科齊見記者時,在解決希臘債務問題上,默克爾終於說出立場同法國一致,希望獲得歐洲央行支持,以「維也納」方式解決。

所謂維也納方式,即係債權銀行自願性買入希臘新嘅債務,但唔可以要求額外風險溢價,變相以延長債務形式解決問題,雖然仍可能會被指係違約,但債權銀行似乎無需負上巨債,終令市場紓一口氣。

明顯默克爾將歐央行拖了下水,就是不想再糾纏於私人持分者到底仲有無需要負上損失,至少歐央行肯定可以作為最後貸款人的角色。

國外獲得支持,希臘總理帕潘德里歐面對國內反對勢力,亦決定孤注一擲、除左舉行信任投票外,亦加快重組內閣,將一直被認為係制定削減財赤既總設計師、原財長「帕帕康斯坦丁努」會調任環境部長。

財長嘅職位,就會由國防部長「維尼則羅斯」接替。

維尼則羅斯喺國內政壇上、有好大權力,雖然無擔當過金融事務,但佢上任將代表帕潘德里歐好大機會可以通過今次投票。

老實說,希臘目前欠的債務只有數千億美元,對於全球一個月內就唔見了的四萬億美元市值,實在不值一提,亦不見得會真正連累銀行有很大的撥備。

你可能會說,聯儲局前主席格林斯潘不是認為希臘好大機會違約? 仲指,可能會拖累美國銀行業,令美國出現衰退?

係囉係囉,我想問,今天的格林斯潘……..仲有公信力嗎?